要闻

《中国纪检监察报》丨宁夏:答好永葆清廉本色时代课题

稿件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发布时间: 2025-07-31 07:52:43
分享至:

W020250731259237913332.jpeg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海原县纪委监委将非遗“老手艺”与“廉元素”新表达有机融合,在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举办廉洁文化剪纸艺术展,持续拓展廉洁文化影响力和覆盖面。马燕 摄

  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强调,针对错误思想观念影响,加大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力度,制定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推动廉洁文化走进各行各业、千家万户。

  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党自我革命必须长期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必须站在勇于自我革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高度,将其作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础性工程抓紧抓实抓好,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新征程实践中,宁夏回族自治区纪委监委通过实施廉洁文化“润心铸魂”工程,以“思想铸魂、文化润心、教育启智、阵地强基”为抓手,深耕厚植廉洁文化土壤,着力营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朗的政治生态。

  以思想铸魂夯实廉洁之基

  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必须牢牢抓住思想铸魂这一关键,以理论武装铸魂、以党性教育淬火、以党内政治文化培元,不断夯实廉洁防线根基。

  持续强化理论武装。坚持将党的创新理论作为廉洁教育的核心内容,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集体学习制度,推动各级党组织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学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等重要论述,采取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带头讲廉政党课、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党支部“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等方式,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深刻认识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中的重要作用,自觉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

  扎实推进党性教育。清正廉洁,是共产党人的政治底色,也是党章党规中对党员干部提出的基本要求和道德准则。宁夏回族自治区建立健全党性教育机制,即要求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在年度教学安排中,按照理论学习和党性教育不低于总课时70%的比例设置课程,主体班次党性教育单元比重不低于总课时的20%,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每年安排1次党章集体学习,各个党支部每年组织1次党章专题学习交流。制定关于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具体措施,让理想信念、价值理念、优良传统深入党员干部思想和心灵,不断转化为廉洁自律的内生动力。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党内政治文化积极健康,政治生态就会风清气正;党内政治文化出了问题,政治生态必然受到污染。严格执行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探索民主生活会列席指导、及时叫停、责令重开等制度,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敢于抛开面子揭短亮丑、深挖根源触动灵魂,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保持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亲清政商关系。突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廉洁教育,针对党员干部广泛开展党内法规制度学习教育,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发展积极健康党内政治文化,推动党内政治生态不断净化。

  以文化润心涵育廉洁之源

  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作为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沃土,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个结合”中孕育发展。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润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资源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释放时代价值。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启智润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宁夏回族自治区深挖本土历史文化资源中的廉洁基因,将贺兰山岩画中“质朴守正”的原始伦理、黄河文化“公序良俗”的治理智慧、古丝绸之路“诚信不欺”的商业道德、古长城“家国同构”的精神标识,通过“塞上话廉”等平台栏目进行现代阐释,让窦炽“饮水不饮酒”、梁毗“拒贿哭金”等历史典故从典籍中“走出来”,与新时代廉洁政治观念相融合,转化为“以廉修身、以公处事”的时代准则,使“克己奉公”“慎独守心”等理念成为党员干部的修身之基,让千年廉洁智慧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

  以革命文化培根铸魂。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源头活水。宁夏回族自治区依托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将台堡红军长征会师纪念园等红色阵地,用好红色资源,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编印《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在宁夏的生动实践》等教育读本,开展“红色家书里的清廉故事”等教育活动,将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与革命时期廉洁实践相结合,让革命先辈“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与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相对接,使红色廉洁基因成为党员干部抵御风险的精神定力。

  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心聚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引领时代的精神旗帜。宁夏回族自治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实践养成和示范引领,不断总结提炼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成功经验,通过“德耀宁夏”道德讲堂、《闽宁镇移民之歌》等文艺创作、“道德模范”“宁夏好人”等先进典型培树,借助“公民道德工程”“文化大篷车”、廉洁文化主题宣传周等传播载体,全方位诠释“廉荣贪耻”价值导向,将“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生动实践转化为“清廉自守、甘于奉献”的价值自觉,推动形成崇廉尚洁的社会新风尚、担当实干的奋斗新气象、风清气正的政治新生态。

  以教育启智固培廉洁之本

  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必须坚持集中和经常、重点和普遍相结合,发挥廉洁教育基础作用,强化纪法意识、警示震慑、家风建设,不断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思想堤坝。

  常态开展纪律教育。突出重点内容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作为重中之重,督促各部门单位全面系统学习党章党规党纪,确保深学细悟、入脑入心。坚持经常性和集中性教育相结合,突出纪律教育重点对象,加强“一把手”、年轻干部、新提拔干部、关键岗位干部等重点群体纪律学习培训,常态化举办党内法规专题研讨班、领导干部任前廉政法规知识测试,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纪法意识。紧盯重大节日和重要节点,采取短信提醒、会议要求等方式,早发信号、早打招呼、早提要求。

  强化案件警示教育。健全完善警示教育制度,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关于做深做实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后半篇文章”推动以案为戒以案示警以案促改以案正风工作的实施意见》,协助自治区党委连续6年开展“全区领导干部廉政警示教育周”活动,深化以案为戒深刻汲取教训、以案示警筑牢思想防线、以案促改强化标本兼治、以案正风净化政治生态;出台《关于深化警示教育推进以案促改工作制度化常态化的实施办法》《违纪违法典型案件“三会两书两报告”工作办法》,扎实做好一案一剖析、一案一警示、一案一通报、一案一整改。注重将案例资源转化为警示教育资源,加强个案剖析和类案分析,认真组织撰写案例剖析、编写典型案例教育读本、拍摄警示教育片,坚持因人施教、分类施教、分层施教,不断增强警示教育的针对性和感染力。做实同级同类警示教育,针对典型案件召开警示教育大会,通过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宣读处分决定、案发单位党组表态发言等形式,提醒党员干部时刻绷紧纪律弦;会同司法部门建立庭审旁听警示教育制度,组织党员干部旁听职务犯罪案件庭审,把庭审现场变为廉政教育课堂。

  深化廉洁家风建设。把家风建设作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重要内容,在创新教育形式、拓宽建设渠道、落实监督责任上下功夫。严格执行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规定,广泛开展家庭助廉活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和家属共树清廉家风。积极开展家庭家教家风主题宣传教育,通过 “清风大讲堂”宣讲、“清廉家风诵读”、红色家风故事分享、“最美家庭”选树、“好家风好家训”作品征集等系列活动,引导党员干部树牢廉洁齐家理念,自觉以良好家风涵养党风政风。

  以阵地强基厚植廉洁之壤

  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必须立足全域覆盖、多维联动,着力构建形神兼备的文化阵地、有声有色的文化产品、融合贯通的宣传矩阵,不断增强传播力、吸引力、感染力。

  建好覆盖全域的实践阵地。鼓励引导各地立足实际、突出特色,充分利用现有场地设施资源,着力打造“一地一品”廉洁文化阵地,建成廉政警示教育展馆、家风家训馆、红色育廉专线等覆盖区、市、县、乡、村的廉洁文化阵地。如,固原市将廉洁文化资源连点成线、以线织面,积极探索“红色+”廉洁文化传播方式,将全市16家党史宣传教育基地和4家廉政警示教育基地串珠成链,打造“红色+家风”“红色+民风”“红色+作风”等示范点,不断提升廉洁教育影响力。推动廉洁文化资源数字化,立足全媒体时代特点,建设完善廉洁文化网上展馆,既注重发挥传统文化阵地和表现形式的基础性作用,又注重综合发挥现代信息技术高效便捷、受众面广、互动性强等优势,以技术嵌入为支撑不断拓展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内容与形式。

  丰富廉洁文化产品供给。廉洁文化产品是推进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宁夏回族自治区紧扣时代主题弘扬清风正气,将廉洁题材融入文学创作、舞台艺术等领域,连续多年开展廉洁文化作品征集活动,鼓励创作弘扬廉洁文化为主题的小说、剧本、微电影、短视频、漫画、公益广告等文艺作品和文化产品,将遴选出的精品分级分类在各领域各系统进行展演展播。指导文艺院团和社会组织创排创作廉洁文化作品,鼓励文联组织和专业文艺院团以各种形式,共同参与倡树清廉新风行动,形成全民共建共享的生动局面。

  用好多元立体的宣传阵地。积极构建“报、网、端、微”联动的廉洁文化宣传阵地,综合运用主流媒体权威解读、新媒体平台生动呈现、宣讲团深入宣传的方式,打造立体宣传矩阵。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持续开展“塞上新语”网上理论宣讲,改版调整“新思想在宁夏”“理响宁夏”等重点栏目,不断丰富廉洁文化建设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路径;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发挥“报深、端快、网全”优势,开设“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等专栏专题,持续推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动态亮点报道、重点主题报道;银川市纪委监委组建宣讲团深入基层巡回宣讲200余场,持续营造崇廉、尚廉、倡廉、守廉的良好氛围。各宣传阵地利用VR模拟、多媒体交互等方式,将廉洁文化资源库建在“云端”,通过“线上+线下”同频共振,推动廉洁文化走进各行各业、千家万户。(宁夏回族自治区纪委监委宣传部)

>>><<<

《中国纪检监察报》丨宁夏:答好永葆清廉本色时代课题

2025-07-31

W020250731259237913332.jpeg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海原县纪委监委将非遗“老手艺”与“廉元素”新表达有机融合,在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举办廉洁文化剪纸艺术展,持续拓展廉洁文化影响力和覆盖面。马燕 摄

  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强调,针对错误思想观念影响,加大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力度,制定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推动廉洁文化走进各行各业、千家万户。

  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党自我革命必须长期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必须站在勇于自我革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高度,将其作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础性工程抓紧抓实抓好,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新征程实践中,宁夏回族自治区纪委监委通过实施廉洁文化“润心铸魂”工程,以“思想铸魂、文化润心、教育启智、阵地强基”为抓手,深耕厚植廉洁文化土壤,着力营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朗的政治生态。

  以思想铸魂夯实廉洁之基

  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必须牢牢抓住思想铸魂这一关键,以理论武装铸魂、以党性教育淬火、以党内政治文化培元,不断夯实廉洁防线根基。

  持续强化理论武装。坚持将党的创新理论作为廉洁教育的核心内容,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集体学习制度,推动各级党组织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学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等重要论述,采取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带头讲廉政党课、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党支部“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等方式,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深刻认识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中的重要作用,自觉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

  扎实推进党性教育。清正廉洁,是共产党人的政治底色,也是党章党规中对党员干部提出的基本要求和道德准则。宁夏回族自治区建立健全党性教育机制,即要求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在年度教学安排中,按照理论学习和党性教育不低于总课时70%的比例设置课程,主体班次党性教育单元比重不低于总课时的20%,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每年安排1次党章集体学习,各个党支部每年组织1次党章专题学习交流。制定关于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具体措施,让理想信念、价值理念、优良传统深入党员干部思想和心灵,不断转化为廉洁自律的内生动力。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党内政治文化积极健康,政治生态就会风清气正;党内政治文化出了问题,政治生态必然受到污染。严格执行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探索民主生活会列席指导、及时叫停、责令重开等制度,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敢于抛开面子揭短亮丑、深挖根源触动灵魂,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保持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亲清政商关系。突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廉洁教育,针对党员干部广泛开展党内法规制度学习教育,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发展积极健康党内政治文化,推动党内政治生态不断净化。

  以文化润心涵育廉洁之源

  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作为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沃土,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个结合”中孕育发展。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润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资源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释放时代价值。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启智润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宁夏回族自治区深挖本土历史文化资源中的廉洁基因,将贺兰山岩画中“质朴守正”的原始伦理、黄河文化“公序良俗”的治理智慧、古丝绸之路“诚信不欺”的商业道德、古长城“家国同构”的精神标识,通过“塞上话廉”等平台栏目进行现代阐释,让窦炽“饮水不饮酒”、梁毗“拒贿哭金”等历史典故从典籍中“走出来”,与新时代廉洁政治观念相融合,转化为“以廉修身、以公处事”的时代准则,使“克己奉公”“慎独守心”等理念成为党员干部的修身之基,让千年廉洁智慧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

  以革命文化培根铸魂。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源头活水。宁夏回族自治区依托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将台堡红军长征会师纪念园等红色阵地,用好红色资源,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编印《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在宁夏的生动实践》等教育读本,开展“红色家书里的清廉故事”等教育活动,将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与革命时期廉洁实践相结合,让革命先辈“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与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相对接,使红色廉洁基因成为党员干部抵御风险的精神定力。

  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心聚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引领时代的精神旗帜。宁夏回族自治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实践养成和示范引领,不断总结提炼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成功经验,通过“德耀宁夏”道德讲堂、《闽宁镇移民之歌》等文艺创作、“道德模范”“宁夏好人”等先进典型培树,借助“公民道德工程”“文化大篷车”、廉洁文化主题宣传周等传播载体,全方位诠释“廉荣贪耻”价值导向,将“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生动实践转化为“清廉自守、甘于奉献”的价值自觉,推动形成崇廉尚洁的社会新风尚、担当实干的奋斗新气象、风清气正的政治新生态。

  以教育启智固培廉洁之本

  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必须坚持集中和经常、重点和普遍相结合,发挥廉洁教育基础作用,强化纪法意识、警示震慑、家风建设,不断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思想堤坝。

  常态开展纪律教育。突出重点内容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作为重中之重,督促各部门单位全面系统学习党章党规党纪,确保深学细悟、入脑入心。坚持经常性和集中性教育相结合,突出纪律教育重点对象,加强“一把手”、年轻干部、新提拔干部、关键岗位干部等重点群体纪律学习培训,常态化举办党内法规专题研讨班、领导干部任前廉政法规知识测试,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纪法意识。紧盯重大节日和重要节点,采取短信提醒、会议要求等方式,早发信号、早打招呼、早提要求。

  强化案件警示教育。健全完善警示教育制度,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关于做深做实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后半篇文章”推动以案为戒以案示警以案促改以案正风工作的实施意见》,协助自治区党委连续6年开展“全区领导干部廉政警示教育周”活动,深化以案为戒深刻汲取教训、以案示警筑牢思想防线、以案促改强化标本兼治、以案正风净化政治生态;出台《关于深化警示教育推进以案促改工作制度化常态化的实施办法》《违纪违法典型案件“三会两书两报告”工作办法》,扎实做好一案一剖析、一案一警示、一案一通报、一案一整改。注重将案例资源转化为警示教育资源,加强个案剖析和类案分析,认真组织撰写案例剖析、编写典型案例教育读本、拍摄警示教育片,坚持因人施教、分类施教、分层施教,不断增强警示教育的针对性和感染力。做实同级同类警示教育,针对典型案件召开警示教育大会,通过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宣读处分决定、案发单位党组表态发言等形式,提醒党员干部时刻绷紧纪律弦;会同司法部门建立庭审旁听警示教育制度,组织党员干部旁听职务犯罪案件庭审,把庭审现场变为廉政教育课堂。

  深化廉洁家风建设。把家风建设作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重要内容,在创新教育形式、拓宽建设渠道、落实监督责任上下功夫。严格执行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规定,广泛开展家庭助廉活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和家属共树清廉家风。积极开展家庭家教家风主题宣传教育,通过 “清风大讲堂”宣讲、“清廉家风诵读”、红色家风故事分享、“最美家庭”选树、“好家风好家训”作品征集等系列活动,引导党员干部树牢廉洁齐家理念,自觉以良好家风涵养党风政风。

  以阵地强基厚植廉洁之壤

  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必须立足全域覆盖、多维联动,着力构建形神兼备的文化阵地、有声有色的文化产品、融合贯通的宣传矩阵,不断增强传播力、吸引力、感染力。

  建好覆盖全域的实践阵地。鼓励引导各地立足实际、突出特色,充分利用现有场地设施资源,着力打造“一地一品”廉洁文化阵地,建成廉政警示教育展馆、家风家训馆、红色育廉专线等覆盖区、市、县、乡、村的廉洁文化阵地。如,固原市将廉洁文化资源连点成线、以线织面,积极探索“红色+”廉洁文化传播方式,将全市16家党史宣传教育基地和4家廉政警示教育基地串珠成链,打造“红色+家风”“红色+民风”“红色+作风”等示范点,不断提升廉洁教育影响力。推动廉洁文化资源数字化,立足全媒体时代特点,建设完善廉洁文化网上展馆,既注重发挥传统文化阵地和表现形式的基础性作用,又注重综合发挥现代信息技术高效便捷、受众面广、互动性强等优势,以技术嵌入为支撑不断拓展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内容与形式。

  丰富廉洁文化产品供给。廉洁文化产品是推进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宁夏回族自治区紧扣时代主题弘扬清风正气,将廉洁题材融入文学创作、舞台艺术等领域,连续多年开展廉洁文化作品征集活动,鼓励创作弘扬廉洁文化为主题的小说、剧本、微电影、短视频、漫画、公益广告等文艺作品和文化产品,将遴选出的精品分级分类在各领域各系统进行展演展播。指导文艺院团和社会组织创排创作廉洁文化作品,鼓励文联组织和专业文艺院团以各种形式,共同参与倡树清廉新风行动,形成全民共建共享的生动局面。

  用好多元立体的宣传阵地。积极构建“报、网、端、微”联动的廉洁文化宣传阵地,综合运用主流媒体权威解读、新媒体平台生动呈现、宣讲团深入宣传的方式,打造立体宣传矩阵。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持续开展“塞上新语”网上理论宣讲,改版调整“新思想在宁夏”“理响宁夏”等重点栏目,不断丰富廉洁文化建设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路径;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发挥“报深、端快、网全”优势,开设“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等专栏专题,持续推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动态亮点报道、重点主题报道;银川市纪委监委组建宣讲团深入基层巡回宣讲200余场,持续营造崇廉、尚廉、倡廉、守廉的良好氛围。各宣传阵地利用VR模拟、多媒体交互等方式,将廉洁文化资源库建在“云端”,通过“线上+线下”同频共振,推动廉洁文化走进各行各业、千家万户。(宁夏回族自治区纪委监委宣传部)